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1云南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云南省高稳产农田达3800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水平达1亿亩。建立了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叶、大理野生食用菌等6个部级加工示范基地,还有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云南农业科技成果有93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云南省农业植物新品种累计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47个,获得授权74件,居全国第11位。拥有嵩明县、宣威市、砚山县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有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石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部级科技平台和农业科技园。科技机构渐成体系,云南省拥有农业研究机构55个,农业研究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数3598人。云南高等院校内设了科研机构,如在云南农业大学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中心、高原特色农业协同中心等。

1.2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将许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直接运用于生产加工过程,直接推广到户,覆盖从技术设备、良种供应、种养管理到产品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全过程,大大缩短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周期,开发出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1.3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云南省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构建起省、州、县三级农业部门运作体系,拥有各类信息服务机构155个,工作人员735人、农村信息员3685人。建成覆盖全省乡村的云南农业信息网、云南农业技术推广网等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平台,金农工程“、三电合一”等项目扎实推进,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云南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3年12月12日,云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合力推进的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在“双十二”试运营,云南馆销售定单数超过4万单,总销售金额达到200多万元人民币。

1.4境外农业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老挺、柬埔寨、缅甸等国建立了农业示范园、境外动物疫情监测站,开展如“老北农业示范中心”、“越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等项目。云南省培育的杂交水稻、陆稻、杂交小麦等品种已被周边国家引进、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推动云南乃至中国农业先进技术、良种、农资和农产品“走出去”,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2云南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云南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到产业转化,经费保障不足,严重阻碍科技兴农技术进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5%,发展中国家为0.67%,中国平均为0.27%,云南省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15%,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大部分科研推广机构出现“牌子空了”、“队伍散了”,农技服务职能空洞化的状况。云南涉农企业对于农业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有限,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加工增值低,而个人科研投资几乎是看不见的。由于科研经费的不足,导致云南农业科技试验及示范工作难以开展,造成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慢。也导致云南农业科研设施建设落后,新仪器设备缺乏,影响科技工作水平的提高。

2.2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一是涉农科技人员不足。截至2012年底,全省有农业科技人才约1600人,农技推广人才约4.5万人。平均每万亩耕地有农业科研人才0.23人,技术推广人才6.54人。农村实用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和农业科研人才等农业农村人才不足,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太低,不愿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中去,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动力的严重不足。二是农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熟悉传统农业技能占大部分,熟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少。全国农技推广人员本科学历不到10%,推广人员中具有对口专业学历的不到55%,云南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人员老化现象尤为突出。三是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仍以当地的“土专家”,农民特派员为主,懂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了科技推广的创新和发展。

2.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目前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水平不高,科技参与产业链发展的范围较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2012年云南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为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绝大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只有31%,深加工比例不到5%。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存在困难,大量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农业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农民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使用者,但云南农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吸收、利用、消化的能力不足。此外,科技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关系不密切,科技服务组织不了解农户和农村对于科技的需求,导致一部分科学研究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4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现象突出。云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行政色彩较浓,以政府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为主,政府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云南农业科技研究多集中在产中环节研究,产前、产后技术力量薄弱,尤其产前的良种良苗、产中的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后的农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保鲜技术等的研发和利用十分薄弱。科研体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也存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农业科研部门负责农业科学的研究,造成农业技术与科技成果之间分离。同时,许多部门对农业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和管理,带来较多的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少。

3促进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3.1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应用平台,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示范,推广高效栽培和养殖关键技术、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加大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保证农产品良好品质。加强配方施肥、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治等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加大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和示范场。不仅要开发、引进和推广降耗增效和优化农产品品质的技术,还要加大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3.2创新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采用一流的设备,改进加工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购买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积极扶持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研究专题

国家的发展进步主要是依靠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要想不断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迫在眉睫。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尤为重要。作为更高层次的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应与本科生的教育所有不同。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中,在打好知识基础、强化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立足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激发研究生兴趣,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为目标。对研究生研究方式、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提高相关投入、完善奖助体系、突出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地位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体系为重点,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全面发展[1]。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学以致用,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农业院校的学生,在打牢知识的基础上,紧密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融合[2]。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下设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2个二级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资生产、农技服务、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或单位从事相关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但是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因此,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特点以及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设置了资源环境研究专题这门课程,以实现学术探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模块互补、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并重的特点[3]。资源环境研究专题课程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按照课程资源的共享性和适应性原则,坚持按社会需求设课,避免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两个二级学科各自独立开设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实现资源节约与有效利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科建设的科学意识,紧密跟踪学科前沿,融合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扩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突出前沿性和前瞻性,从而打造优秀的学科建设团队,形成学科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具体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一利用优势特色,突出专题讨论

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内容是目前国内外学界重点研究的领域,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因此,确定适当的专题极为重要。在选定专题时,从系统完整性角度出发,并且充分考虑教师的专长,同时兼顾学生兴趣,使得学生能在各个专题的讨论中相互学习受益。例如,根据我们的优势特色,设置内容包括土壤生境调控与资源循环利用、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肥料创制与精准施肥、土壤改良与肥力调控等专题。在土壤生境调控与资源循环利用讨论中,培养学生以提高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的思维方式,重点探讨土壤环境优化与生境调控机理,以及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及污染和退化土壤生态系统修复的机制。同时,启发学生形成构建维持土壤良性生态环境的绿色培肥模式和农林牧有机循环体系的意识,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肥料创制与精准施肥专题则以提高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投入和面源污染为重要目标。主要介绍低成本新型肥料的研制;探讨玉米、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讲解西部干旱区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重点介绍液体肥料大面积机械化施用技术;探讨如何进行现代化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及秸秆安全还田技术,为吉林省粮食作物化肥使用零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结合通用专用,补充相关知识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的内容涵盖广泛,并且发展迅速。因此,需要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补充最新的知识。这就需要师生合理权衡和规划安排课上以及课下时间。对于教师,应该在专题选定后的备课阶段,大量查阅最新的文献,了解相关专题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在开课前供选课学生自学;在后续课堂讨论中,突出所读文献中的关键点,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在交流中实现课下自学之外的相关知识补充。这样,通过专用结合、课上课下联动的方式,使学生既增强了专业知识又扩展了前沿视野。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文献水平决定了专题效果的好坏。因此,在选择文献时,应该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立意,高要求。这样才能面向学术前沿、反映最新研究趋势。例如,可以重点在《Science》、《Nature》、《plantandSoil》、《SoilBiology&Biochemistry》等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中遴选相关的高水平论文作为阅读和讨论的素材,通过限定讨论专题和优选前沿文献,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寻找理论前沿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能力[4],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研究领域,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术研究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三合理安排作业,注重过程考核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检验需要一定的考核手段。目前,国内外多是利用课上表现、课后作业以及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参考相关专业讨论课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我们的考核方式采用文献报告、设计试验方案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形式。首先,确定几个专题方向,学生根据兴趣在选定专题范围内,三到四位同学为一组。然后,每组针对专题选定若干篇相关的前沿文献,通过综述文献,查找不足,讨论方法优劣,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或应用方向;然后,根据上述结果拟定一个研究题目,并制定合理可行的试验方案,在研究结束后,完成项目研究论文,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总结研究成果。课程考核中,课堂表现占30%,主要考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深入程度;文献阅读和讲解水平占30%,主要考察学生发现、总结、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术交流表达能力;研究项目成果40%,重点考察学生试验设计的合理性和撰写论文的能力。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对学生系统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5,6]。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优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本研究只是笔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的一些总结和教学探索与实践,要真正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待广大同行进行广泛探索和交流。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工作者的参与,这也为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事业的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我们从多角度进一步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等.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20-23.

[2]李建明,吴景贵,刘文利,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102-103.

[3]李宁,姚芳,武红旗,农业资源与环境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3-4

[4]杨秋宁.试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4(9):62-63.

[5]朱旺生.适应对口招生改革需要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6):1-3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

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一、挖掘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活动

我们应该看到:农村虽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却有着生机盎然的广阔田野;虽没有人才济济的高等学校、科技单位,却有着成千上万科技致富的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农村有着城市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况且,随着电视、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施的普及,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知识面的差距正日益缩小,而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天高任鸟飞的自然世界又是城市孩子无法可比的。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开展少先队活动的优势所在。因此,为保证农村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必须居高临下地审视农村少先队活动的现状,科学辩证地看待农村少先队活动的条件,以实际作为素质教育农村德育教育与少先队工作赵新军(甘肃省渭源县庆坪学区748200)基本的出发点,挖掘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活动。

(一)农村科技实践活动

1.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农村少先队科技特色活动。①建立农业科技实践小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基地建立红领巾实践阵地。②开展农业科技实践小活动:广大队员利用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掌握一套务农小本领,组织一次农技小讲座,提出一个兴农小建议,宣传一条致富小信息”的实践活动。

2.充分利用队员的条件优势,开展农科实践活动。①收集一条农科小信息;②讲一个农科学家的故事;③做一次农科技小实验;④读一本农科技书;⑤写一篇农科小论文;⑥参加一次科技小考察;⑦搞一日农科技服务。

3.针对农村生活中的实际,开展农村科技少先队科技活动。在开展农村少先队科技活动中应注意引导队员学习生活中的科学,针对农村生活中的实际。①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身边的生活难题;②引导队员认识科技兴衰对于家乡和祖国振兴的重要性,学习爱国科学家的崇高精神,从而增强队员的自强意识;③引导队员学习科学家的顽强毅力,认识科学成就的取得靠的是超人的恒心和自制力,从而增强队员的自律能力。

(二)“特色章”争章活动

“雏鹰争章”活动作为少先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已在广大基层少先队组织中全面实施。在农村,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按需要选设一些“特色章”,开展争章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队员们可以通过争章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增长生活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特色章”争章活动的开展,将会推进农村少先队的素质教育。

(三)地方特色活动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学习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在社会这个更大空间完成的,在充分发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二、创造条件,促进劣势转化

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忽视因地制宜,发掘自身优势,在教改、对改的实践中,农村少先队工作缺乏全局意识,整合力不够,对于开拓少先队新领域努力不够,无法承担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重任。

(一)着眼于农村儿童的特点

当代农村儿童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他们日益表现出:1.自主性强,普遍充满自信,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开始凸现和展示个人价值;2.创造性强,通过接触先代媒体,掌握信息增多,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有为社会造福的意识和参加公益活动的责任,平等宽容意识增强,在为人处事和日常交往中表现出友爱、合作、宽容,希望父母、师长成为自己的朋友;3.学校自觉性增强;4.重视学习,求知欲强,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着眼于农村少先队的特点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你们不顾旅途劳顿,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市、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9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300平方米,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77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经类、机电类、电子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及管理服务类五大专业群近20多个专业。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培养目标满足市场,毕业生出路服务市场”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素质为中心,立足实际,着眼农村,克难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成为县“科教兴县”、“教育兴农”的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涉农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

县是全山区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10.23万户,2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不足,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自1983年建校起,学校立足县情,本着“服务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相继开办了农机、园林、林特、食用菌等专业,并逐步打造成我校的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90年代后,学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求,根据需要重点开设了果林、茶林、种植养殖、农学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山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年,根据国家专业设置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需求,依据学生及家长的志愿选择,学校增开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年秋季招收涉农专业学生144名,*年秋季280名。

二、学校具备开办涉农专业的条件

1、师资力量。目前,我校有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53人,学历达标率94%。涉农专业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人,均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近几年,学校根据专业设置需要,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从县农业局聘请了2名专业农技师兼职授课,缓解了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问题。

2、课程设置。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地域、气候特点,采取征订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确立课程科目。比如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和文化课,有计划地选开部分专业技能课,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切合实际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富有本土化、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在课程落实上实行“三表”(即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监控制;在常规管理上,坚持教研组月查、教务处普查、学校领导抽查制度,确保教学高效。

3、实习基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种植优质烟叶、‘绿生’茶叶,栽培天然木耳、香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为我校涉农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开阔学生眼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积极争取,多方联系,在以往建立土门蔬菜大棚种植、茶叶等基地的基础上,又与集团、镇核桃产业基地等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见习场所。今年,我们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这样,学生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场地,学生实习、实践率达100%,真正达到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莲山课件

4、学制管理。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孩子早日学成回家创业,尽早脱贫致富。面对实际,我们实行“2+1”模式。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重点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达到现岗操作标准。“2+1”模式产生了三大效益:一是解决了特困生就学问题;二是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培养了农业科技带头人。学生撰写的经验论文《边学习边脱贫,再学习再致富》在《教育与职业》刊物发表。

5、社会环境。我们重视鼓励引导学生扎根农村,回乡创业,成长为科技带头人,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学校发展。林特专业的毕业生李知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开办了食用菌加工厂,学校组织对口师资跟踪进厂指导,使其年产值达60万元,成为我县菌类生产的民营大户,在他的影响下,所在村组的乡亲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菌类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是98级农科专业毕业生,三年的职校生涯,勤奋好学的他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学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方法。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出色的管理才能,仅5年时间,他就走上了农村领导工作岗位,成长为村的党委副书记、湖北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学校累计为村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800余名。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上中职学校,读涉农专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的愿望,学生的选择。

三、思考和展望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年9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300平方米,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77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经类、机电类、电子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及管理服务类五大专业群近20多个专业。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培养目标满足市场,毕业生出路服务市场”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素质为中心,立足实际,着眼农村,克难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成为县“科教兴县”、“教育兴农”的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涉农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

县是全山区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10.23万户,2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不足,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自1983年建校起,学校立足县情,本着“服务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相继开办了农机、园林、林特、食用菌等专业,并逐步打造成我校的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90年代后,学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求,根据需要重点开设了果林、茶林、种植养殖、农学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山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年,根据国家专业设置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需求,依据学生及家长的志愿选择,学校增开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年秋季招收涉农专业学生144名,年秋季280名。

二、学校具备开办涉农专业的条件

1、师资力量。目前,我校有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53人,学历达标率94%。涉农专业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人,均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近几年,学校根据专业设置需要,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从县农业局聘请了2名专业农技师兼职授课,缓解了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问题。

2、课程设置。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地域、气候特点,采取征订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确立课程科目。比如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和文化课,有计划地选开部分专业技能课,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切合实际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富有本土化、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在课程落实上实行“三表”(即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监控制;在常规管理上,坚持教研组月查、教务处普查、学校领导抽查制度,确保教学高效。

3、实习基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种植优质烟叶、‘绿生’茶叶,栽培天然木耳、香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为我校涉农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开阔学生眼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积极争取,多方联系,在以往建立土门蔬菜大棚种植、茶叶等基地的基础上,又与集团、镇核桃产业基地等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见习场所。今年,我们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这样,学生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场地,学生实习、实践率达100%,真正达到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莲山课件

4、学制管理。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孩子早日学成回家创业,尽早脱贫致富。面对实际,我们实行“2+1”模式。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重点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达到现岗操作标准。“2+1”模式产生了三大效益:一是解决了特困生就学问题;二是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培养了农业科技带头人。学生撰写的经验论文《边学习边脱贫,再学习再致富》在《教育与职业》刊物发表。

5、社会环境。我们重视鼓励引导学生扎根农村,回乡创业,成长为科技带头人,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学校发展。林特专业的毕业生李知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开办了食用菌加工厂,学校组织对口师资跟踪进厂指导,使其年产值达60万元,成为我县菌类生产的民营大户,在他的影响下,所在村组的乡亲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菌类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是98级农科专业毕业生,三年的职校生涯,勤奋好学的他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学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方法。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出色的管理才能,仅5年时间,他就走上了农村领导工作岗位,成长为村的党委副书记、湖北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学校累计为村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800余名。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上中职学校,读涉农专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的愿望,学生的选择。

三、思考和展望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并在2010年5月份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创新符合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1]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出发探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剖析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师资建设是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和培养目标对于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

(1)知识结构方面。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强调在某一领域的精深研究和知识发现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侧重点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这要求合格的高素质的专业学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专业学位的发展及与其相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掌握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是专业学位教师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2]

(2)教学技能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这要求专业学位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技能,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3]

(3)实践能力方面。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证。教育部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以澳大利亚教育硕士培养为例,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一些大学只对硕士研究生提出必须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对教育硕士生则没有提出同样的要求。[4]这要求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必须要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带领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决定了其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不同,对高校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是前提,灵活、优秀的教学技能是核心,而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共同决定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问题:以浙江省为例

为深入了解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状况,我们在2010年7月至9月对浙江省5所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418份,问卷回收率83.6%,有效问卷396份,问卷有效率94.7%,其中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214人,占调研对象的54%,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相比较于科学硕士学位,更加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师数量极少,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左右,同等重视的占29.29%。在许多教师的传统观念中,研究生的水平应该体现在学术性上,没有学术性的研究生教育自然就是低层次的。因此,部分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应付了事。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大部分导师的指导时间在1-2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教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意义和功能缺少必要的认识,特别是在大多数试点院校采取了“函授式”学制,学员进校不离岗的状况下,更是加剧了任课与指导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轻视。

(2)教学方法正在转换,但教学效力依然不高

案例教学是实践证明了的一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它的准实践性和理论概括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化与理论性的知识,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调查中,93.47%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大部分教学课程有10%-30%的案例教学内容。但由于传统的师资队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准备,在推行案例教学法中,教学效力依然不高,学生课堂参与比率依然不高,学生课堂参与比率低于30%的占到71.46%,大部分案例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单一,不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在现有专业学位任课教师队伍中,学术性教授居多,实务性专家较少。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专业学位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超过60%,大部分师资都受过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学术性教授大多研究理论性课题,对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有较好的把握,而对实践性课题研究不多,对微观性和操作性问题的把握常常不到位,并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许多教师由于长期在高校学习、工作,很少从事专业实践工作,仅13.64%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高校外的从业经历,大部分教师没有或只是具备很少的实践工作经历。师资队伍结构的重学术而轻实践,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在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许多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因此仅关注理论研究,大量查阅文献资料,而很少关注专业实践,论文不能与自己所从事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虽然一些办学单位也有意聘请一些在专业实践领域中的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由于受体制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实践专家的工资待遇、工作精力分配等,这一意向还很难一下子变成现实。不调整师资结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义与价值将会落空,调整师资结构,又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体制瓶颈,这是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两难境遇。

三、适应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1.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专业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以突出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能力提高为核心。[5]

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科学研究资源,学术创新能力强,但不完全具备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所需要的专业实践条件,大量的学术型主研究型的师资,虽然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而现实中都在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有的高校规定只要是学术型导师就自动具有专业学位导师资格,个别高校甚至规定只要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就有资格带专业学位研究生;许多从事学术研究为主的教师无暇顾及或不屑顾及专业实践领域的最新理论或技能,也从未主持过教学或教改方面的课题,导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始终处于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研究范式,与实践教学脱节,使显示职业特质的专业教育未能与社会企事业等实务部门相结合。

为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须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一是尝试在高校研究生院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中心或管理处,逐步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库。二是对新增列的专业学位硕士导师要求必须具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经历,工科教师要有下企业锻炼的经历,农科教师要有农技推广或应用的经历,医科教师要有临床工作的经历,社会科学教师要有社会调研或挂职经历,确保具有突出实践工作业绩的教师进入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并明确具有主持教学教改的课题等。如浙江大学等已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的高校,对于岗位类别中从事团队教学和团队科研岗位的教师,对于推广和应用岗位为主的教师,都可以发挥实践教学能力强,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和优势,主动申请专业学位导师资格。三是启动对现有硕士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复查制度,对不具备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应调整或取消其招生资格。四是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师年度考核和岗位聘任考核中充实考核内容,明确导师责任。总之要彻底改变以学术研究代替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同时要积极创导学术型导师和专业学位导师地位同等又各有工作侧重的体制和氛围。

2.引进与培养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推进和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度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表明,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能否实施好“双导师制”。高校必须充分吸纳社会资源,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外设立研究生实践基地,依托双基地,在双导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对2009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三校的调查显示,有81%的专业学位研究生,64%的校内导师、76%的校外导师和87%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都对“双导师制”高度认可,认为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培养比较好的指导方式。[6]

推进与落实双导师制度刚起步,在建立队伍,健全制度、承担任务、评估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队伍建设首当其冲。从目前高校教师队伍情况看,要在短期内扩大规模,有效解决校外实践型导师偏少的问题,困难较大。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

(1)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把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度”列入建设计划,设置一定的校外实践导师队伍比例。如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兴起专业学位改革时,就创设专业研究生院,实施“实务教师”制度,即要求有实践经验的、能将理论较好融合于实践的专任教师,实务教师必须具有多年的专业工作经历或管理经验,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相当的研究或指导实践的能力,要求专任实务教师达到40%以上。[7]

(2)通过开展重大重点合作研发项目发现高端技术人才,采取年薪制或项目用人方式,合同选聘大型企事业、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同时通过高水平的项目合作,高校还可以把这些研发基础好、高技术密集的企业发展成为优质实践基地,从而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得到比较稳定的高水平指导和锻炼提高。

(3)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扩大专业学位校外实践导师的规模。例如,浙江大学除保证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师资队伍规模外,设置专职科研队伍,即把科研和企业博士后、具有博士学历的研发人员、科技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用合同聘用方式成为浙大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学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收入分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使这支队伍不断壮大,聘用合同也趋于无期限化。这支队伍既解决了高校专任教师编制有限,研发和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力量缺乏的难题,也使这些技术精英能依托高校这个平台,通过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高水平研发项目或开展地方合作建设项目等,发挥科研和技术潜力,积累研发和成果转化经验,为他们能进入高校或更高的研发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或舞台。这些与浙大各个学科、与企业、与社会都有紧密关系,了解熟悉高校并具有研发实力的创业型高级专技人员,学校可以通过考核选拔,直接聘用其中特别优秀者作为实践型兼职校外导师。受聘者只要在原有合同中增加作为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和相应的工作内容、聘任时间及相关待遇,与校内教师一样参加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

(4)在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上实施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校外导师队伍的实际作用。双导师制的真正落实,应遵循双赢原则,即高校和社会实务部门在合作上达成共识,使校外兼职导师和合作导师在工作时间上要有基本保障,在待遇上体现劳有所得,在学术影响上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充分调动社会导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职能部门和社会导师所在单位会同制订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益。如一些高校实施的校外导师合作聘期(二届或三届);明确校外导师在授课、讲座、实践指导、论文指导、实践基地建设等环节中的职责并由双方单位共同督促履行;另外高校可设立专业导师专项经费,支付双方约定的导师酬金、论文指导费、津贴标准等。[8]

3.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培养质量

应提倡高校象重视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那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进行培养和投入,在具体操作上可考虑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导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科研并重型的大学的教师,不仅要通过科研和教学实践环节不断地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跨学科交叉学习,吸收融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开阔学术视野,不断创新思维。浙江大学从2006年起就提倡青年教师开展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交叉学习,规定每个教师必须学习3-5门的跨学科专业课程或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或参加交叉学习研讨班,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且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这项培养措施使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强化了学科交叉意识,从青年教师争取到的国家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充分说明,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农技课程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1.1注重职业性、行业性、社会性,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的现代农业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职业教育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农业职业教育必须凸显自身的行业特点,注重内涵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要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拓展自身的功能,明确办学方向,即以学历教育为主体,有计划地发展非学历教育;以职前教育为基础,有重点地介入职后教育;以就业教育为中心,有指导地开展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做好各种涉农的科普教育、技术推广和劳动力转移、转岗培训,举办农村技术骨干的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在面向市场办学中,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彰显产业和行业特征,与区域地方经济相结合。根据“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知识技术保证。

1.2坚持“科技强农”,彰显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的优势和特色在努力推进人才培养创新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自觉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的作用,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中央强调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农业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在“科技强农”的专业实践中充实专业内涵,更新教学内容。所有“涉农”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中心,选择一定的项目和基地,定时间、定人员、定参与形式,紧密结合农时农事,使“科技强农”的工作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坚持“科技强农”,提高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是农业高职院校走特色办学的根本出路,也是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农业职业院校要发挥科研优势,坚持把技术服务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信息咨询与传播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内容,并使其成为学校强化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优势和特色的载体。

1.3践行“工学结合”,突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科技的功能农业职业教育应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和“工学结合”的形式,突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共办企业、参股联营、基地开发,还是委托培养或项目合作,都要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同教育教学效益的统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的重要保证。认真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尽力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展示基地、培训基地、试验基地、研发基地和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地方现代农业中的科技服务示范功能、职业岗位培训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多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学校教学的空间延伸到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和经营场所,在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原则,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的要求,积极主动合作进行规划论证、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并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提供各种机会和便利,推动企业专业人员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发展咨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指导。

1.4利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优势,创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模式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坚持把技术服务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信息咨询与传播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与引导等,作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内容。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当前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难以将这些内容都安排成实训教学,这对于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无疑是一个缺陷。因此,如何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以多媒体教学促进教改创新,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合理的使用,这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农业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问题之一。农业职业院校要把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优势作为创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农场、虚拟工艺和虚拟试验;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环境。

2农业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的实践

2.1以科学研究为平台,实施“农科教结合工程”2009~2012年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获得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2项,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3项,市级农业发展项目25项,每年获得上级支持的各项农业科研经费300余万元。经过科研攻关,先后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如2009年完成了“棉花新品种种子加工中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2010年完成了“苏北沿海地区耐盐苗木扩繁技术研究”和“有机稻米生产防治病虫草害集成技术研究”;2011年完成了“蚯蚓粪便解决设施草莓连作障碍技术研究”“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棉花抗草甘膦品系的筛选和培育”等。在对一些项目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其应用于生产,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如蚕桑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防治强抗药性桑螟的复配农药”“桑黑枯型疫病的新防治方法”“一种复合桑叶茶液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蜂蜜桑椹汁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并成功转让企业批量生产;农学专业教师的“富硒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也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育种专业教师的“棉花新品种盐杂3号的选育和应用”获得了盐城市政府201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棉花抗草甘膦品系的培育和应用”在国内技术领先。这些科研成果既有科技的先进性,又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以建设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新农村示范工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南园(都市农业生态园)北场(蚕种场、养殖场、园艺场)一中心(苗木组培中心)”实习基地格局。学校采取学校、专业系和教师共同入股及公司运营的模式,师生同步参与生产和管理,先后创办了3个农业公司,即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盐城金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城绿之家园林绿化公司;校外将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常年实习基地,如东台市“仙湖农业园区”,大丰市“丰收大地”,建湖县“九龙园艺”公司,盐都区“台湾郝氏农园”,亭湖区“悦达农园”和“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市场”等50余家大型涉农企业,实现了实习基地与农业实体的有机结合,展现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业物流园区的新农村示范工程。在实训基地,教师通过企业锻炼,能够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最新动态,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综合技能,增强了博击市场能力,激发了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丰富了教学情境,摆脱了“黑板上种田”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也增加了个人收入。学生参与管理增加,能够早接触生产和社会,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使学生学农、爱农,愿意终身从事农业工作,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建设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新农村示范工程”为师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了“农、科、教”共建、共培、共研、共享、共赢互动发展[7]。

2.3以校办企业为平台,推进“新种子惠民工程”育新种业公司常年生产杂交稻种、啤酒大麦原种和特色小杂粮,在农学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生产的各类种子质量好、纯度高,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校办产业盐城绿之家园林绿化公司通过“苏北沿海地区耐盐苗木扩繁技术研究”项目的开展,使得“海滨木槿、滨梅、杞柳”等一批耐盐苗木在基地茁壮成长;蚕种场“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获得成功,培育的蛹虫草已批量上市;养殖场引进多个特色畜禽品种(香猪、野鸭、草鸡、羊等),并辐射周边农村,充分发挥了校办企业技术推广功能。通过作物栽培和育种专业教师团队多年的研究,学校育新种业公司先后育成“盐杂3号”和“苏棉26”2个棉花新品种,2012年有大麦、水稻、棉花、杂豆等8个优良品系参加省内外各项比较试验。“盐杂3号”和“苏棉26”2个棉种累计推广17余万hm2,60余万农户受用,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为社会创造效益3亿余元,较好地推进了“新种子惠民工程”。

2.4以政府特色项目为平台,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参与江苏省2009年实施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即每个农业科研院及其所对接挂钩一个县区,进行农业科技帮扶。选派技术精、作风实、能吃苦的25名农科专业教师驻点到建湖县5个乡镇5个村。围绕盐城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棚”等项目,每个教师全年驻村100天以上,开展农民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几年来建成了“颜单镇三虹村千亩有机稻米”“九龙口镇梅苏村花卉苗木”“庆丰镇北秦村水稻杂交制种”“上冈镇冈北村设施葡萄”“恒济镇强为村特种蔬菜加工”5个产业特色专业村,培育220个科技示范户,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建设发挥示范指导作用。例如,水稻组教师指导的“颜单镇三虹村有机稻米生产”效益是种植常规稻的3倍,种植面积从起初的14hm2,2012年发展到的167余hm2,帮助该村成立有机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8户,同时为有机稻米注册了“三虹牌”商标。并获得2011年中国稻米博览会金奖,产品供不应求,受到了省委领导和各级专家的好评,真正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装进农民口袋里”。

2.5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平台,开展多层次“现代农业培训工程”2009年10月该校联合盐城市农委、农科院及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30余个农口部门,成立了“盐城市农科教集团”,开展了农业人才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返乡农民再就业培训和退役士兵培训五大工程;2011年分别在挂钩的建湖县5个乡镇开展农民参加双(技能、学历)提升工作,共有420名25~45岁青壮年参加学习;2012年已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市县、乡农技人员1000名,科技示范户500户和退役士兵850名培训任务。2009~2012年累计培训县、乡农技人员4000余人次,村组干部3000余人次,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2012年12月送教到农场,先后为新洋农场和淮海农场员工进行为期各1周的冬季培训。多层次现代农业培训为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农村干部管理水平提升和职业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及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